清明节回乡祭祖 我们应该如何跟孩子谈论“生死”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9 04:20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虫鸣蜂舞,醉柳生烟。少了纷纷春雨,今年的清明节,更多年轻的父母会选择带着年幼的孩子回乡祭祖。而每每此时,总有一个话题,不能回避,那就是生死。

  面对孩子,我们又该如何谈论这个话题?要不要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生命教育?该如何进行?4月7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案例

  这样解释死亡 你小时候可能听过

  美好愿景型:天堂里没有病痛

  今年37岁的李女士,是晋南人。李女士的女儿吉吉,今年11岁。小时候,吉吉是跟着姥姥姥爷在老家长大的。那时候,李女士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还健在。李女士是家中长女,吉吉便成了家里第四代的第一个孩子,也成了全家人的开心果。自然而然地,吉吉和太爷爷太奶奶太姥姥太姥爷的感情也十分好。

  7年前,李女士的姥姥去世。在此之前,因为癌症,老人做了胃部切除手术,缠绵病榻两年时间。吉吉亲眼看着太姥姥从140斤瘦到了70斤。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吉吉却知道太姥姥病了,并且病得很严重。太姥姥去世后,吉吉问姥姥,太姥姥去哪了?姥姥告诉吉吉,太姥姥去天堂了,天堂是另外一个世界,那里的人不会生病,并且有各种各样的好吃的。从此,吉吉对天堂这个地方充满了无限憧憬。

  6年前,李女士的爷爷去世。因为癌症,老人生前同样暴瘦,同样卧床不起。那时候,吉吉已经上了幼儿园。看着太爷爷一天天痛苦地煎熬着,吉吉告诉姥姥,也许可以把太爷爷送到天堂去。毕竟,那里没有人生病,不会有痛苦。吉吉的话,让家里的大人们哭笑不得。

  3年前,李女士的姥爷去世。当时,吉吉已经上了小学。虽然太姥爷也同样卧床不起,十分痛苦,吉吉却没有再说将太姥爷送到天堂的事情。虽然还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天堂这个地方,但吉吉知道,即便是真有天堂,去了那里的亲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直接型:让孩子和我们一起成长

  和吉吉一样,糖糖也是姥姥带大的孩子。

  糖糖是太原市民林女士的女儿,今年13岁。7年前,林女士和前夫因为感情不和离婚。当时,为了不给孩子留下阴影,林女士告诉糖糖,爸爸去了外地工作。隔一段时间,才能回家看糖糖一次。刚开始,爸爸会每一个月来看糖糖一次。后来,爸爸再婚,来看糖糖的次数越来越少。到最后,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来看看糖糖。因为这个原因,糖糖十分难过,林女士却不知道如何安慰女儿。

  之前,林女士的工作很忙,糖糖是姥姥带大的。离婚后,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林女士工作更加努力。照顾糖糖的事情,更是全权交给姥姥。姥姥除了要给糖糖做饭,还要负责接送补习班、辅导作业等等。在糖糖心里,姥姥就是她的妈妈。

  去年5月,林女士的母亲因为意外去世。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林女士猝不及防。考虑再三之后,林女士还是将姥姥去世的消息告诉了女儿。“在她心里,她已经觉得,爸爸不爱她了,我不能让她觉得,她姥姥也不爱她了。我想让她知道,姥姥很爱她,但不得不离开她。”对于这个决定,林女士下了很大的决心。

  那天晚上,林女士将母亲的遗照摆在了客厅,告诉糖糖,姥姥去世了,姥姥很爱她,但却不能再照顾她了。看到姥姥的遗照,糖糖愣了一下,便跪倒在地,哇哇大哭了起来。

  姥姥去世后,糖糖伤心了一段时间,可事后,却懂事了不少。虽然这个过程有些残忍,林女士还是没有后悔将这件事情这么直白地告诉了女儿。“孩子已经到了青春期,我实在不知道,还能通过什么方式告诉她。糖糖是个早熟的孩子,我希望我的方法,没有伤害到她。”林女士说。

  隐瞒型:等着孩子慢慢长大

  太原市民胡女士,今年年初再婚了。胡女士再婚那天,18岁的儿子小晨给她写了一封信,感谢妈妈这么多年的照顾,也希望妈妈能够幸福。

  儿子4岁那年,胡女士的前夫因为车祸身亡。胡女士和前夫感情一直很好,生了小晨后,胡女士便辞职在家带孩子。前夫去世后,家里没有了收入来源,胡女士的日子一下子过得非常窘迫。

  那时候,小晨每天都要问妈妈好多次,爸爸到底去了哪里。胡女士一边找工作,一边强颜欢笑地安慰小晨,爸爸去了外地,要好长时间才能回来。这样的日子,胡女士过了很多年。最难过的时候,就是每年过年。胡女士和家人们不得不做出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就是不想让儿子伤心。

  大概小晨十四五岁的时候,小晨找胡女士谈了一次,大概意思是他知道爸爸已经去世了,希望胡女士能找到自己的幸福。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胡女士十分感动,她觉得儿子长大了。

  “他爸爸去世的时候,他太小了,我实在不忍心告诉他。只是想着,等他长大了,再慢慢告诉他。没想到,还没等我告诉他,他已经自己猜到了。”说起这段往事,胡女士还是有些伤心。

  间接型:借助绘本故事来解释

  太原市民刘先生的儿子,今年6岁。儿子出生前半个月,刘先生的母亲因病去世。虽然没有见过奶奶,刘先生的儿子小贝,还是十分好奇,“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有奶奶,我没有奶奶?我的奶奶去哪里了?”小贝3岁的时候,忽然问了刘先生这个问题。刘先生不知道如何回答,于是在朋友圈求助。一位朋友向他推荐了一本名叫《汤姆的外公去世了》的卡通绘本。刘先生便买了这本书,并慢慢讲给儿子听。对死去的亲人,我们有比悲伤、哭泣更好的方法去怀念他们。这本书告诉孩子,“生命有终点,但爱延绵不绝”。

  等小贝再大一点儿的时候,刘先生又给他讲了一个大树的比喻。“我告诉他,生命就像一棵大树,是连绵不绝的。春天会发出新芽,到了秋天,树叶就会掉落下来,落到泥土里,成为大树的养料。奶奶就像是秋天的树叶,而你正是春天的新芽,在你的血液里,永远都有奶奶留下的‘养料’,所以不要太难过,奶奶的生命其实还在你的身上延续着,就像你的心里,永远会给奶奶留下一个位置。”

  延伸

  1 死亡教育 家长们大多不会主动开口

  4月7日,记者对20名学龄前儿童的家长进行了采访。在接受采访的家长中,有16名家长表示,不会主动给孩子讲起死亡。只有4名家长表示,会主动给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包括生老病死等等。

  在20名家长中,都被孩子问起过类似死去的亲人去了哪里这种问题。在家长的回答中,只有一位家长表示,会用直白型的答案回答孩子,亲人去世了,就是无法再见到他了。有6名家长表示,特别亲密的亲人去世后,会对孩子有所隐瞒,他们会选择等孩子再大一点儿再告诉他真相。有5名家长表示,会借助绘本等故事,告诉孩子亲人去世的消息。有8名家长则表示,他们愿意通过美好的愿景,告诉孩子亲人们去了别的更美好的世界。

  在家长心目中,死亡教育过于残忍。怕死亡教育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

  2 长大以后这些可能是永久的遗憾

  想和奶奶好好告个别

  小黄今年25岁,刚刚参加工作。说起奶奶的死,小黄至今无法释怀。

  小黄从小跟奶奶生活在一起,跟奶奶感情最好。小时候,别的小朋友回家首先要找妈妈,而小黄首先要找的是奶奶。小黄身体不好,奶奶总是变着法给她做好吃的。学校里要求做的手工,也都是奶奶帮她完成。在小黄心目中,奶奶是无所不能的。

  小学三年级那年的暑假,奶奶突发心肌梗塞住院,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家里人怕她知道后难过,死活不让她去医院。后来,奶奶去世,妈妈骗她说,奶奶已经治好了,要去很远的地方走亲戚,可能要很久才回来。

  那时的她,并不知道,她错过了和奶奶见最后一面的机会,也缺席了她的葬礼。父母对死的忌讳,并未让她感到自己被保护了。

  相反,长大后,她因为这件事情十分懊悔。至今,小黄还会经常梦到奶奶。奶奶在梦中叮嘱她,要好好吃饭,好好生活。在梦中,小黄很多次想再抱抱奶奶,可是手刚伸出来,奶奶就不见了。小黄说,如果给她一个机会,她会好好和奶奶告个别。她会告诉奶奶,她会好好吃饭,让奶奶放心。

  宠物的死 让她产生了本能的恐惧

  女孩小小,今年20岁,是一名大一的学生。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死亡,是一种深深的恐惧。

  小学三年级,小小养了五年的猫咪,生了一窝小猫。第二天,猫妈妈被人偷走,自此下落不明。面对刚出生一天就失去了妈妈的小猫咪们,小小尝试各种办法想延续它们的生命。父母也帮着她一起想办法,用被子保暖、尝试给它们喝牛奶……父母甚至想找其他哺乳的母猫接收,但被母猫本能地拒绝了……

  一窝小猫,一个个先后死去……小小整个人被恐惧占领,同时又无能为力。小小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好渺小,甚至救不了几只小猫。

  父母看见她伤心和难过,却很理智地告诉她:“这些小猫终究是活不成的,我们已经尽力了,这些都是命。”

  小猫离开后,父母便在她上学的时候迅速地处理了小猫的后事。当她回到家的时候,她只能看到一个空荡荡的窝。空气中,残留着小猫咪身上的味道。

  从那以后,小小再也没有养过任何小动物。她觉得,它们终究逃不开死亡的命运。

  3 讲述死亡 这些一定不能忽略

  高级心理咨询师杨永娟表示,在给孩子讲死亡时,有些事情一定不能忽略。

  第一,要根据孩子的心理接受程度进行适当的死亡教育。不同的孩子对“死亡”的接受程度不同。对于从小缺爱、偏敏感一些的孩子,在谈及死亡话题时,家长还是要委婉一些。这类孩子内心比较脆弱,直接告诉他们死亡的真相会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而对于经历比较丰富的孩子来说,随着年龄增大,他们对“死亡”会有一些了解,这时可以耐心地和他们解释“死亡”意味着什么。

  除了心理成熟程度,年龄也是一个方面。对于3—5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完全没有死亡的概念,说得太直白,他们非但不能理解,反而可能会被吓到。这时家长就可以这样解释:“就像自然界中,树叶由绿变黄再凋零一样,某某离开我们了,不会再走路、呼吸、说话和吃东西了。但我们依然爱他,他也还爱着我们。”

  而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有自己的意识和主张。当他们遇到了此类事情时,家长可以正面解释和引导,告诉他们“死亡”是怎么一回事,让孩子明白死亡很自然,没那么可怕。死亡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父母要注意疏导孩子面对死亡时所产生的情绪。

  第二,当孩子问及死亡时,要与孩子坦诚交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死亡”会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家长可以不专门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但当孩子主动提起时,家长应该予以重视,而不是闪躲或回避,因为这样更容易让孩子把“死亡”和恐怖的事情联系起来。这时,家长应实事求是地回答孩子问题,不躲闪,帮助他们树立对“死亡”的正确认识。可以通过翻阅已过世亲人的照片,讲述逝去亲人的故事,让他了解每个生命都有其生老病死的正常过程,减少他对未知死亡的恐惧。也可以带着孩子去扫墓,让孩子认识到虽然死去的人不在了,但还可以感受到我们的祭奠与怀念。

  在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时,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要注意时机和场合。如果孩子主动问及关于“死亡”的事情,家长可以告诉他,但如果孩子没有问,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孩子去理解。

  家长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和场合让孩子了解死亡。寿命较短的宠物,通常是孩子接触死亡的第一次经历,借此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是很好的机会。这样,能让孩子提前感受生命的规律,让他近距离接触死亡。此时,如果孩子能在表达情绪后得到关爱,那么,之后再遭遇亲人离世时,孩子也会较为从容地应对。

  第二,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亲人过世,对孩子的打击是巨大的,一方面,面对亲人的离世,他会觉得孤单,无助;另一方面,如果没能及时处理好,会对孩子之后的生活造成影响。家长可以让一个孩子信得过的成年男性,告知孩子亲人离世的消息。同时要给他足够的关爱,让他感觉到自己身边的爱并没有减少。千万不要用“你要坚强”之类的话阻止孩子的情绪表达,要鼓励他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并及时给予情感上的反馈。

  第三,不要让去世的亲人成为家中的禁忌话题。死亡并不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如果在家中过于避免谈论死亡,孩子们反而会因为好奇心的驱使,通过上网等其他途径找寻答案。这样,容易让孩子对死亡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应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最重要的一点,在死亡教育中,要突出生命教育。我们和孩子谈论死亡,不仅是要帮助他们从容地面对死亡,让他们了解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更是希望他们能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因为我们都会死亡,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我们才更应该珍惜有限的生命,挖掘自身潜能,努力过好自己的一生。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