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160年前的福州人是怎么过元宵节的吗?你知道福州人元宵送灯的习俗吗?记者带你回顾榕城元宵花灯的“前世今生”。
160年前的花灯:白绢裱的最贵最美
1850年远渡重洋来榕并在福州生活了14年的美国传教士卢公明在他的著作《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描述了19世纪50年代福州人过元宵节的场景。
他在书中写到,白事服务 4008341834福州的花灯全都涂着大红大绿的色彩,象征喜庆欢乐的红色是主色调。花灯有立方体的、圈状的、方的、扁的、椭圆的、鸟兽形状的,设计独特、制作精巧。有的灯笼点上蜡烛后,可以像球一样在地上旋转,有的可靠烛火升腾的热力带动内部的某些装置转动。公鸡灯和马灯底下装了轮子可以拖着走。有的花灯用红纸折成,成排的小孔组成汉字“福禄寿喜”。也有做成人形的灯笼,有的代表小孩子,有的做成送子观音的形象。有些花灯加上手柄可以提在手中,有些则是准备挂在墙上的。
最昂贵也最漂亮的花灯用白色的绢裱成,上面精细地描绘着古代人物或戏文场景的彩图,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滑稽可笑。这些灯笼如果妥善保存,可以在整整一年中用于各种场合的装饰。
160年前的习俗:祈福佑 吃芋头 猜灯谜
卢公明写到,体面家庭的妇女平时夜晚很少离家外出,但正月十五晚上她们不仅会外出赏花灯,还会到附近的娘奶庙里烧香谢神,祈求在新的一年中继续得到福佑。已婚未产的新媳妇更是要利用这个机会前往娘奶庙“请鞋”或“请花”,带回家中焚香上供,希望生个大胖小子。
如果一对夫妇结婚多年未生育,则会请附近境社庙中的“大王”(庙中的执事)来送灯。“大王”会在正月十五前定制一套4个小男孩形象的孩儿灯,派乐班吹吹打打地送来灯笼。灯上的小男孩一个举旗,一个抱球,一个拿笔,一个拿官印,简称“旗、球、笔、印”,与“祈求必应”谐音。
据介绍,在19世纪50年代,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福州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大家饮酒作乐,通宵打牌。当晚还要在“琉光下食芋”,即准备一大堆小芋头,连皮煮熟煮软,盛一盘放在神像前。到了深夜,全家老小聚在家中最亮的灯笼下剥芋头吃,此举可改善视力或使人眼睛发亮,也有人认为此传统意在免受轮回之苦。
此外,猜灯谜也是当时福州人元宵节必不可少的“节目”。大家聚在一起猜谜游乐,奖品价值大小并不重要。一般猜中谜底的人会得到一小袋茶叶、一串鞭炮、一把纸扇或一支笔作为奖励。
今人送灯有讲究
在五一广场周边的树上,挂着数百盏传统花灯,这些花灯大部分是家住南后街黄巷的谢善林师傅制作的。
谢善林家是扎灯世家。昨天下午,记者在他家看到,门口、前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有羊灯、莲花灯、橘灯、鼓灯、球灯、走马灯等。这些花灯都采用传统的工艺,用竹子扎骨架,用纸糊面,用米糊当胶水。摆放在门口的羊灯造型栩栩如生,往前后拖动,“小羊”的头和尾巴还会摇晃起来,很是可爱。家住黄巷、今年70岁的黄依姆告诉记者:“这种灯在我小时候就有了。绵羊很乖巧,送羊灯,就是希望小孩像绵羊一样善良、温顺。”
许多市民来这里买灯。“我打算买个灯送给外孙,应该买哪个啊?”“这个灯有什么寓意?”面对大家的咨询,谢善林耐心解答着。他告诉记者,按照习俗,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一,是买灯和送灯的时间,正月十一晚上开始点灯,一般是母亲送灯给女儿或者外婆送给外孙。福州春节的送花灯习俗从宋朝就开始了,一直延续至今。
记者了解到,“状元骑马灯”和“观音送子灯”是由母亲送给新婚一年的女儿的,祝福女儿早生贵子、下一代高中状元;灯身写有两个“喜”和“添丁”的橘灯与福州话“急等”谐音,意思是希望女儿尽早生个男孩传宗接代。此外,莲花灯、关刀灯、走马灯、球灯、鼓灯等都可以随意赠送,图的就是喜庆和热闹。
现代花灯:主打大型灯组,工序复杂
从米糊到胶水,从纸到色丁布,从蜡烛到各式灯具,从竹子到铁丝、钢筋,从小型单一的花灯到大型灯组,从祝福小家幸福到倡导低碳生活……从里到外,传统的花灯在现代元素的包装下,展现出全新的风貌。
记者昨天采访了四川自贡海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福州项目组的胡同福师傅。该公司今年主要承担五一广场13个灯组的制作和布展任务。他告诉记者,现代花灯与传统花灯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以大型灯组为主,流水作业,1个大型灯组的最终完成,需要美工、钳工、电工、运输人员等10多人甚至更多人的共同努力,而传统花灯一般2个人就可以完成。
大型灯组的制作工序也十分复杂:第一步,由企业的创意部门设计花灯图纸,由美工参照实物大小,将图纸放大;第二步,钳工在新图的基础上用铁丝、角钢、圆钢、方刚等材料焊接成型;第三步,电工根据造型和灯光效果要求选择合适的灯泡或灯管;第四步,由运输人员将做好的灯组部件运送到布置地点,并进行安装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