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去世后83小时:被做脸模、留下DNA,覆盖“民族魂殡葬 服务电话是多少4008341834”旗帜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31 19:43

原创 鲁迅去世后83小时:被做脸模、留下DNA,殡葬 服务电话是多少4008341834覆盖“民族魂”旗帜下葬

2024-10-29 15:15

发布于:天津市

鲁迅是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用一支外科手术刀一般冰冷犀利的笔,血淋淋地将当下时代国民的劣根性与麻木剖析开来,用痛苦来唤醒沉睡中的民众,给人以触目惊心的刺激与惊醒。

毛主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思想家和革命家。”

韩国文学评论家金良守说鲁迅:“是20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将他评价为“中国的高尔基”。

日本文学评论家竹内好更是把鲁迅称为“现代中国国民文化之父”。

这样一个饱受赞誉的伟大的“文化斗士”的离开,也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鲁迅的离开不只是中国文学界和革命界的损失,更是世界文学界的损失,一颗璀璨的明珠挥手与世界告别,这个世界经历了怎样的震动与不安呢?

一个伟大的“革命斗士”倒了

1893年,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因牵扯进科场行贿案被光绪皇帝钦定为“斩监侯”,他的父亲周伯宜也因此被革去了秀才身份,过度上心的父亲整日借酒消愁,最后患上了严重的肺病。

那个时候鲁迅一家人都只能在乡下避难,12岁的鲁迅为了给父亲治病,整日出没于当铺与药店之间,每日遭受冷眼,让他倍感人世凄凉,但父亲终究没了留住,因为庸医误诊,周伯宜最终死于肺病,年仅36岁。

看着父亲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模样,少年鲁迅有了学医的愿望,后来远赴日本学医,还留下了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散文——《藤野先生》,只是那时的鲁迅也没有想到,很多年之后,自己也会患上肺病,也因为肺病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从21岁开始,鲁迅就大量抽烟,鲁迅始终觉得,抽烟和甜食能带给他创作的灵感,学过医的鲁迅,或许知道这样的习惯是不好的,但他却始终没能戒掉抽烟和吃甜食的习惯。

我们如今看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影视形象也好,照片或者绘画作品也好,鲁迅先生的手上一定是拿着香烟的,香烟已经成为了鲁迅先生的一个标志,其实这与鲁迅先生的写作习惯也不无关系。

鲁迅先生为了创作,经常熬夜,香烟虽然有害,但却可以提神,所以鲁迅经常在抽,可是香烟这种东西越抽瘾越大,有时候鲁迅一天要抽将近三盒烟,也就是60根,清醒时平均每10多分钟就要抽一根。

众所周知,香烟对肺部的伤害是很大的,更何况那个时候的香烟还没有过滤嘴,对肺部的伤害更大,鲁迅抽了35年的香烟,而且每天要抽60多根,他的肺部要是不出问题,才是一件怪事。

1936年1月,鲁迅的肩膀和肋骨的部位出现了剧痛,强烈的疼痛,让他对于香烟有了更大的依赖,这使他的身体更加的糟糕了。虽然身体十分的不舒服,但他还是坚持着写完了他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并等待到了这本书的出版。

同年2月,鲁迅先生开始续翻《死魂灵》的第2部,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或许是预感到了自己终将不久于人世的命运,鲁迅这一时期的工作强度十分大,几乎是燃烧自己的生命在创作。

5月15日,鲁迅的身体再次出现问题,家人急忙将他送到医院,被医生确诊为胃疾,之后发热不断,身体一直处于高烧状态,体重一度降到了37公斤。5月31日,史沫特黎女士请了美国的邓医生来诊断,情况已经不容乐观。

1936年6月,鲁迅的病情略有好转,烧也渐渐退下去了,甚至还在6月9日提笔写了《答托洛斯基派的信》,精神头好了许多。

两个月之后,鲁迅先生又写了《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10月份的时候写了《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这期间所有人都以为“鲁迅先生好了”,但没有人想到,这一篇纪念章太炎先生的文章竟成为了鲁迅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

10月17日鲁迅旧病复发,18日黎明前疾病发作,气喘不止。那个被无数人崇拜的“革命斗士”真的要倒下了,虽然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一事实,可是鲁迅的病越来越重了。

最后一轮抢救无效被塑脸模

18日突然病发之后,日本医生须藤按照普通的肺结核和胸膜炎来治疗,服用了止喘药和强心针,结果没有任何的效果,鲁迅甚至在着一个抢救之后没有超过26小时就去世了,因此有很多人怀疑说,鲁迅的死亡完全是因为日本医生须藤的误诊。

改革开放之后,还有一些中国学者拿到了当时鲁迅的医疗资料,尤其是3月份拍摄的X光片,根据X光片显示,鲁迅肺部有着严重的肺水肿,随处可见肺大泡,尤其左肺特别严重,这与肺结核并没有什么关系。

鲁迅致死原因应该是左肺大泡破裂后引起严重的自发性气胸压迫肺部的心脏。不过这已经没有什么用了,鲁迅先生在1936年10月19日凌晨5点25分停止了呼吸,那时候鲁迅先生住在上海市高塔大陆新村9号。

当时,鲁迅七岁的儿子周海婴凌晨6点睡醒之后准备下楼,结果就听到家里的帮佣许妈红着眼睛说道:“弟弟,今朝侬勿要去上学了,爸爸唔没了,侬现在勿要下楼去。”周海婴不顾一切地下楼,奔向了父亲的房间。

鲁迅依旧像平常那样躺在床上睡得平静安详,因为病情而极度消瘦的面容显得愈发的憔悴,许广平急忙跑过来,流着泪拉住儿子的手,周海婴躲在母亲怀里痛哭的时候,闻讯赶来的日本女护士再次走进了鲁迅的房间进行急救。

这一次没有什么奇迹发生,一代文豪终究还是陨落了,女护士离开之后一会儿的功夫就来了许多人,有录制电影的,有拍遗照的,人们拼尽全力的想留下鲁迅先生在这世间的最后一点痕迹。

让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日本美术家奥田杏花,奥田杏花是专门从日本赶来吊唁鲁迅的,因为鲁迅生前留下遗言,死后除关系极好的亲友外不收任何人的奠仪,于是奥田杏花提出了一种特别的纪念鲁迅的方式:用石膏做一个鲁迅的脸模。

在征得鲁迅的妻子许广平的同意之后,奥田杏花开始了他的工作,他先给鲁迅先生脸上涂抹凡士林油膏,这项工作是为了脸模成型之后,能够顺利的取下来。

雪白的石膏一层又一层地糊上了鲁迅先生倦怠憔悴的容颜,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双目紧紧地盯着奥田杏花的手,眼神之中透露着不解与不满,他不明白父亲已经死了,别人为什么还要这样折腾他?不过母亲已经同意了,他就那样紧紧地盯着。

石膏脸模取下来之后,周围的人清楚地看见鲁迅先生的眉毛和头发根根直立,依旧精神地竖着,和他生前一模一样,奥田杏花在做脸模的时候不小心粘下来了20多根胡须和两根眉毛,鲁迅先生因此成为了那个时代去世的名人中唯一留有DNA的人。

周海婴看着面具上粘有的父亲的胡子和眉毛,心里是异样的疼痛和不安,他的眼泪流得更汹涌了,哭着在心里念叨着:“爸爸会疼的,他会疼的!”他甚至想要挣脱开母亲拉着他的手去责问奥田杏花,但最后还是没有挣脱母亲的手。

周海婴发现奥田杏花手中拿着的那个脸模形状,和他看到的平时的父亲的模样并不一样,那时的他还在猜测,是不是因为做面模时父亲嘴里没有放假牙,不过最后他还是什么都没有说,他静静的看着父亲流淌眼泪。

如今这个脸模存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供后世瞻仰和缅怀先生,奥田杏花昨晚面模之后,前来吊唁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他们都轻轻的,静静的在鲁迅先生的床前流泪,只有文学青年萧军表现的不一样,他几乎是哭喊着进入鲁迅的房间的,进入之后直接跪倒在鲁迅的遗体旁,嚎啕大哭。

萧军悲伤的情绪感染到了年幼的周海婴,周海婴听着他的哭声也止不住地泪流满面,刚才压抑着的哭声也渐渐大了起来,直到晚年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周海婴依然深刻的记得这一幕,记得萧军在自己父亲的遗体前是怎样的悲伤与痛苦。

遗体两度被整理

鲁迅的去世是一件举国震惊的大事,作为思想界和文学界的名人,鲁迅有众多的好友和学生,这些人在得知鲁迅去世之后都十分的悲伤,都想要前来吊唁鲁迅先生,所以丧事的安排成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挂心的大事。

冯雪峰,宋庆龄等人也第一时间赶来吊唁鲁迅先生。许广平虽然对于丈夫的去世十分悲伤,但还是要打起精神,与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等人一同商量安排丧事,她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根本来不及待在先生的面前悲伤。

19日下午3点,在鲁迅的友人内山完造的安排下,万国殡仪馆的车运走了鲁迅的遗体,按照惯例,他们对鲁迅的遗体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和化妆,这是他们第1次整理鲁迅的遗体,有的记者还拍了照片,以及万山殡仪馆吊唁和万国公墓的安葬情况,这些照片都是后人研究鲁迅先生的珍贵资料。

就在鲁迅去世的当晚,上海《大晚报》刊出了鲁迅的讣告,整个上海甚至整个中国文学界都震颤了,所有人都沉浸在失去鲁迅先生的悲痛之中,有些人甚至千里迢迢地赶往上海,参加鲁迅先生的葬礼,那个时候正是抗日战争爆发时,国内一片混乱,但战火和纷乱没有阻挡住人们的脚步。

有些不能当时赶到的就发电报,全国各地的电报和吊唁信如同雪花一样的飞来,许广平忙得不可开交,她为丈夫的去世感到悲伤,但也为全国各地这么多人关心鲁迅先生感到欣慰,她不仅仅是鲁迅先生的妻子,更是鲁迅先生的知交和朋友。

整个文学界的人都对鲁迅先生的死亡感到惋惜和不可置信,后来林语堂先生甚至坚称鲁迅先生是“战死”的而“非病死”的。

他在讲解鲁迅之死时曾经说道:

“他呵的一声狂笑,复持宝剑,以刺世人,火发不已,叹兴不已,于是鲁迅肠伤、胃伤、肝伤、肺伤、血管伤、而鲁迅不起,呜呼,鲁迅已是不起。”

很多文人始终认为鲁迅先生是为了民族解放与发展事业而死的,是为了唤起无数国人走上革命大道而死的,他是一个革命战士,他在没日没夜的战斗,因此在五十五岁时,因为战斗之伤而去世。

鲁迅先生被运送到万国殡仪馆之后,万国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再次被鲁迅先生整理仪容,他的头发被梳理的一丝不苟,而且很有光泽,内山完造甚至找来了日本医药人员给遗体注射了防腐剂,这让鲁迅先生看上去就像是睡着了而并非是离开了。许广平的哭声始终没有止住,甚至差一点哭晕了过去。

他们给鲁迅先生换上了全新的服装,内穿白绸衫袴,白袜黑鞋外加薄棉咖啡色袄袴和长袍,鲁迅先生一生都十分的朴素低调,还在外面给他盖上了同色系的的锦被,这或许是鲁迅先生第1次穿上这样的“华服”。

而关于要给鲁迅先生怎样的葬礼,文学界思想界的各路人员争论不休,许广平先生一时也没有了主意,毕竟鲁迅先生的丧事是场大事,办的不好很有可能被后人诟病,各路名人大佬挤到一起,过了好几天都没有商量出一个完美的能说服所有人的仪式。

其实鲁迅先生在去世前几个月就已写下了自己的遗嘱,他在自己的遗嘱之中已经安排了自己的后事,他的遗嘱总共有7条,风格是他一贯的犀利和冷傲。

第1条: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列;

第2条: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第3条: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第4条: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第5条: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选点小事情过活,但不可以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第6条:别人应许给你的事情不要当真;

第7条: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参考鲁迅先生本人的遗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期望,治丧委员会决定给鲁迅先生举办一个“民族葬礼”,20日,21日,22日上午在殡仪馆,让各界人士吊唁,瞻仰遗容,22日下午正式下葬。

去世83小时,一场前所未有之葬礼

20日,21日,22日上午,全国各地有数以千计的人前来吊唁鲁迅先生,其中有大学教授,科技界工作人员,文艺界工作人员,外国作家, 还有学生,工人,小职员……

22日下午,鲁迅先生出殡仪式举行,关于谁来为先生抬灵棺的事情,文艺界人士和各民族人士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讨,由此可见,有多少人对先生的葬礼高度重视。

最后听从了沈钧儒先生的提议:“起灵时由文艺界抬棺材,到公墓时由各界人士来抬。”

出殡仪式开始的时候,他们高呼纪念鲁迅言论。高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天空飘落的纸片不是纸钱,而是关于鲁迅先生救亡主张的字条,他们选择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告别先生,是在坚持先生的精神,即一直斗争下去。

22日下午2点30分,送殡队伍正式出发,因为当局的干涉,鲁迅先生的送殡队伍由原定的闹市区迫绕到了偏僻的一条路上,但是送别的人依旧很多,那条平日里人迹罕至的路这一天挤满了前来送别鲁迅先生的人,悲壮的哭泣声与呼喊声交织,在那一刻,人们才恍然间觉得,鲁迅先生并没有离开,他一直活在万万人的心中。

下午4点30分送葬队伍到达了万国公墓,他们在礼堂举行了最后的追悼仪式,主持追悼仪式的是蔡元培先生,仪式结束之后,他们将一面有沈钧儒亲自书写的白底黑字的“民族魂”旗帜覆盖在棺木上。

鲁迅将是中国第1位,也是最后一位覆盖着“民族魂”旗帜下葬的人,叶圣陶先生在《相濡以沫》一文中,详细描写了这一画面:“大家动手铲土,把盖上“民族魂”的旗的鲁迅先生的棺材埋妥,这样的事情上海从未有过,全中国从未有过了。”

鲁迅先生在去世83小时后,在无数人的怀念下入土为安,他光辉璀璨的一生就此画上句号,但是他的精神将在中国的大地上永存,只要他的精神还在,鲁迅先生就永远活着,永远的活在在中华儿女的心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