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殡葬服务热线电话4008341834字塔之巅的对话:解读古埃及文明和中埃联合考古最新成果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29 15:50

中国和埃及同为世界文明古国,殡葬服务热线电话40083418342024年是“中埃伙伴年”,文明的交相辉映,古往今来的隔空唱和,是“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的另外一重观看角度。

在埃及满坑满谷的出土文物里挑“宝贝”,是一件幸福又奢侈的事。为了这次展览,颜海英和薛江前前后后跑了五六趟埃及,每次逗留一个月左右,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泡在各个博物馆的库房里。他们把库房叫作“万神殿”,简直恨不得把“万神殿”的库藏“扒拉个底朝天”。埃及人渐渐适应和信任这两个代表着“中国效率”的外来专家,陪同他们挑选的当地工作人员一开始跟着他们来回走,后来实在走不动了,便放任他们“自选”,待选定后再介入。提前离开时干脆就让他们留在办公室,在电脑上自行继续查找资料。“通过这种系统性爬梳,我们在里面发掘了好多宝贝。还有些他们摆在不显眼的角落里、落满灰尘的东西,也被我们发现了。”在“法老的国度”展厅里,好几尊精美而独特的国王雕像都是这么被发现的。

展厅里为数不多的几处中国藏品,也仿佛伏脉千里的隐线,传达出对文明互鉴的见解,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种相互呼应的共鸣关系:与埃及陶器并列的马家窑陶器,同样带有象征水波的折线纹和动物纹饰;新石器时代晚期两河流域的费昂斯工艺,便是玻璃制品的前身,与之相对应的中国展品是战国时代的蜻蜓眼琉璃珠,不但材质、工艺相仿,连主题都与“恶灵之眼(Evil Eye)”相关;在古埃及铜镜旁边,陈列着商代晚期的几何纹镜,以及齐家文化的星纹镜;在体现埃及丧葬文化的太阳船和提甬周边,摆放着来自汉代的抚琴陶俑和绿釉陶屋,同样的事死如生……

上海博物馆门口摆放着古埃及法老美伦普塔的雕像(郭宇翔/图)

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展览的第四个大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由上博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携手举办,展期将近13个月(2024年7月19日-2025年8月17日),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此次展览是中国官方博物馆与埃及政府间的首次合作,也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埃及文物出境展。

用“一票难求”“人满为患”也不足以形容“金字塔之巅”的受欢迎程度。在上海博物馆,788件古埃及文物漂洋过海,最终被分为三个展览板块,分列在三个不同的展厅:“法老的国度”、“图坦卡蒙的时代”和“萨卡拉的秘密”。其中,“法老的国度”可以被视为一部简要的古埃及文明通史,而“图坦卡蒙的时代”和“萨卡拉的秘密”则是两个展开独立叙事的专题。“图坦卡蒙”是埃及考古发掘中最为完整、知名度也最高的传奇法老墓;而“萨卡拉”则代表了埃及考古的最新成就,也是此次大展的亮点所在。

萨卡拉位于开罗以南30公里处,是古代都城孟菲斯的墓区,长约6公里、宽约1.5公里。这里不但有埃及历史上第一座金字塔,也留下了各个时代宗教和仪典的轨迹。从埃及第一王朝开始,已经有贵族在此下葬,此后代代叠加,成为古埃及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墓地。这里当然也是考古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神秘宝库。

埃及是世界范围内的考古大热门。在整个埃及,高峰时期有近500支来自全世界的海外联合考古队在分头作业。仅在萨卡拉地区,就有来自法国、捷克、日本、波兰等国的联合考古队。中国首支埃及学考古队就集结了埃及学家、图像史学家、科技考古学家。此次上海博物馆大展中的萨卡拉最新考古发掘成果,便是“中埃联合考古队”在埃及学研究领域的第一手资料,直接从考古遗址运到上海博物馆展出,完成它们面向世界的“首次公开亮相”。

獴铜像(上海博物馆提供/图)

中国人来了!新冠疫情结束了!

2020年,考古学家在萨卡拉发现了一处距今2500年左右的大型墓葬群,其中包含多具保存完好的木乃伊和大量精美随葬品,萨卡拉遗址被列为2020年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但此后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使得后续的考古工作一再放缓。

“2021年开春,春节还没有过完,我记得也就是大年初五、初六的样子,我和几个同事就奔到了埃及,我们绝对是第一拨冲到埃及的考古外援团队。埃及人一看,中国人来了!那真是特大喜讯,他们奔走相告:中国人出来了!那就是新冠疫情要结束了!萨卡拉的考古工作在疫情期间基本停止,埃及人也急了,他们急需国际合作。”颜海英说,萨卡拉出土的文物量太大,大量考古发掘需要后续整理,在文物数字化方面,中国的技术手段是很先进的,因此双方很快就谈妥了合作事宜。

颜海英是本次上博古埃及文明大展的首席策展人。她就职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是古代东方文明研究所所长。作为埃及学专家,颜海英介入过国内绝大部分与埃及有关的展览,但她仍觉得上博这一次的古埃及大展是史无前例的,除了展品等级高、数量极为庞大、策展思路和视野完整,最关键的是,这是中国首度与埃及官方直接合作的展览。自18世纪拿破仑远征埃及后,古埃及文物流散至许多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意大利等都拥有不少古埃及收藏,过去中国境内所举办的古埃及主题展,也大多经由这样“二传手”来实现,真正能够自主策展的极少。

“这么多年来各大博物馆可能都想过要直接跟埃及合作展览,但都知难而退,因为埃及方面的借展费用实在太贵了。”颜海英说,过去国内的古埃及主题展,往往是跟意大利等国借展,借展费要便宜得多,还都是包装好、策划好的。但上海博物馆这次的决心特别大,旨在做一个真正重量级的、具备文明互鉴意义的古埃及大展。“在这个过程中,太多困难了,我们去挑文物的时候,就发现很多我们想要的文物,被新开的埃及文明馆拿走了,还有一些,包括木乃伊和图坦卡蒙,都去了正在筹建中的大埃及博物馆,这个博物馆至今还没有正式开馆,开馆头一两年里,重要藏品也决不会出借。”

颜海英对上海博物馆说,条件不成熟,要不再等等?但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力劝他们“再坚持坚持”,并建议他们到埃及的各个地方博物馆转一转。于是颜海英和薛江等学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埃及的大大小小博物馆里“到处转”——“从国家博物馆、苏伊士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再到各个地方的小博物馆,我们都进库房去看,这一看不要紧,才发现原来我们知道得太少了!埃及有太多我们不知道的文物了!这样我们的信心又恢复了一点,最后让我们不再动摇的,是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的秘书长,也是总负责人,他特别慷慨地说,‘在埃及萨卡拉刚刚发现的文物,你们随便挑!’这太好了,这一下我们就像打了兴奋剂,知道办这个大展肯定没问题了。”

门图荷太普石灰岩拱顶彩绘碑,第12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