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听!遗体火24小时殡葬服务电话 4008341834化师的心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19 18:46

原标题:请听!遗体火化师的心声

  新华网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吴晶、刘奕湛)作为殡仪服务的最后一个环节,24小时殡葬服务电话 4008341834火化师对逝者最大的尊重和对家属最好的安慰,就是以谨慎的态度、娴熟的技能进行火化操作,送逝者安静、体面地走完最后一程,最终为逝者家属奉上一捧“象牙白色、没有任何杂质”的骨灰。

  全国首届遗体火化师职业技能竞赛在京举办,给这个特殊群体提供了切磋技艺、交流情感的机会。且让我们走近他们,听听他们的心声。

  曹连兴:我从来没有看轻自己

  “正常遗体火化50分钟到1个小时,除非身材比较特殊。”今年51岁的曹连兴来自江苏省常熟市殡仪馆,初次接受采访就认真地向记者普及起专业知识,没有半点局促回避。

  1997年,担任驾驶员的曹连兴看到殡仪馆招聘火化师的通知,突然萌生了改变人生的念头。“我这个人天生胆大,又是当兵出身,人家不敢的事情我都敢,当时很想去试试看。”

  那时,30岁的曹连兴已经结婚,孩子也已经10岁,家人一听他要干这行,纷纷表示反对。“18年了,我很有成就感,每次送走一位逝者,家属都会从内心感谢我。现在战友聚会,大家都会找我,都很尊重我,我也不会看轻自己。”

  这位“把全部精力投入进去”的火化师在这次比赛中是年龄最大的一位选手,也是职业技能等级比较高的。

  “不要以为我们只是烧烧炉子,其实我们的工作技术含量很高。骨灰既要烧得完整,还要保持洁白,不能冒黑烟,当天全部工作结束后,还要待炉子冷却后清理炉膛,防止堆积物阻塞。一年一万多具遗体,10个火化师,工作量很大。”曹连兴说,从遗体运送到火化车间开始,接收确认、请家属选择火化炉、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一丝差错。

  如今,曹连兴在当地很有名气,“亲戚朋友家里有白事都会请教我,我会告诉他们如何安排。”更令他欣慰的是孩子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我的孩子很爱我,慢慢也接受了我的职业,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别人:我的父亲是火化师。”

  刘勇:我还会干下去

  “当初是因为亲戚推荐,我就懵懵懂懂地报考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殡仪系,进了校门才知道以后是去火葬场上班,刚开始不适应,学了3年才找准自己的定位。”遗体火化师刘勇说。

  如今,33岁的他是上海市益善殡仪馆炉化部副经理,管理着40多位火化师。

  益善殡仪馆处在人口集中的上海市区,同时承接宝山、龙华两大殡仪馆的火化任务,目前每年承接的遗体火化量在5万具左右,算是全国第一,25台火化炉每天平均工作量在140具左右。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刘勇将40多位火化师分班轮值;为保障服务质量,他要求每位新入职人员用半年到一年时间熟悉殡仪馆各项业务流程,接受从心理到技能的全面培训。

  “一般来讲,我们每班每天工作时间为10到12个小时。碰到业务高峰,每天250到260具遗体,下班就更没点儿了。”刘勇说,“这次来参加比赛,也是想和同行交流,了解全国各地的殡仪馆特别是火化部门的工作流程、风俗习惯,看看在操作管理和技术处理上有什么可取之处。”

  刘勇认为,人们过去对殡葬服务人员的印象就是“灰”“土”“粗”,如今,火化班组的成员结构、学历层次逐步优化,年龄越来越年轻,设备和技术也在更新换代,比如,因为靠近居民区,火化炉的烟气排放就需要更环保。

  “时代在进步,我还会干下去。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队伍素质一步步提升,我们会提供更加专业的殡葬服务。”刘勇说。

  徐洋:工作顺利、家人幸福健康,就是我最大的追求

  “进校后我也有过顾虑、害怕,后来经过老师引导和与同学交流,慢慢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兴趣。”90后徐洋个子很高、样貌清秀,说起话来总是面带微笑。

  这个出生在云南乡村的小伙儿在家人支持下选择了收入比较稳定的殡葬行业。但是,现实生活中,他发现观念禁忌所带来的社会压力依然很大。“我们洗车、吃饭时都不敢透露职业身份。”

  2014年1月,徐洋新婚,他的父亲遭遇交通意外事故身亡,家里很多亲属都认为是徐洋的工作折损老人的阳寿。徐洋说:“我一直很难过,可是我不会放弃,因为我的父亲生前一直支持我……”

  父亲的鼓励,给了徐洋巨大的心理支撑。他勤学苦练,在上学期间就获得国家级大赛金奖。现在,与他一个专业的妻子同样给予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宝宝才4个月大,因为要哺乳,每天天不亮夫妇俩就要带着宝宝到单位上班。

  “宝宝很辛苦,希望以后生活稳定了,能让他快乐成长。”徐洋说,“工作顺利,家人幸福健康,是我最大的追求。”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