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殡葬改革 殡仪丧葬服务4008341834党员干部应带头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05 04:26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出台《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殡仪丧葬服务4008341834这在我省殡葬改革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8月19日,省民政厅副厅长唐白玉接受记者专访,就《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丧事

  “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改革,我国始终坚持由倡导到依法管理、从党内到党外、由干部到群众而逐步发展。”唐白玉说,带头推动殡葬改革,既是党员、干部移风易俗、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应尽责任,也是加强党风政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实施意见》要求党员、干部要在殡、葬、祭和宣传诸环节上发挥带头作用,带头文明治丧,简办丧事,不得在居民区、城市街道、公共场所搭建灵棚。党员、干部去世后,一般不开追悼会,举行遗体送别仪式的,要严格控制规模,力求节约简朴。严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丧事活动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收敛钱财。

  唐白玉表示,这些规定体现了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精神,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殡葬领域的成果反映,不但能够扎实推进殡葬改革,而且对狠刹奢靡低俗之风、进一步净化党风政风民风,相信会起到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为子孙后代着想,推广生态节地葬法

  《实施意见》要求,在火葬区,党员、干部去世后必须实行火葬,不得将火葬区遗体运到土葬区土葬。提倡采取壁葬、树葬、花葬等生态节地葬法,墓碑平卧式、小型化、艺术化,不得将骨灰装棺再葬、超标准建墓立碑。在暂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土葬改革区,党员干部去世后遗体应在公墓内或者荒山瘠地集中安葬。

  我省人均耕地面积少,严守耕地红线,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死人与活人争地”,对于永续发展十分重要。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违规土葬、滥占耕地、骨灰装棺再葬、乱埋乱葬、重殓厚葬等问题突出,一些高速公路、铁路沿线,豪华墓林立;株洲市天元区太高社区在绿心保护地区毁林修建墓地932座,并用水泥固化,对这些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助长邪气的做法,群众反映强烈。

  唐白玉说,殡葬改革的使命在于“既为当代发展着想,更为子孙后代着想”,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在坚持火化的前提下,推动骨灰、遗体节地生态安葬,是充分发挥殡葬改革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中应有作用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可喜的是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引导力度越来越大。长沙市政府近年来对选择生态葬式的丧户补助工料费400元,对选择不保留骨灰的给予2000-3000元奖励;平江县从去年开始也对骨灰采取花葬、树葬、草坪葬、河葬等绿色生态安葬的丧户,每具给予1000元补助。

  政策已经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所认同,攸县新市镇福寿湾村在老党员刘喜富等人带领下,2012年自建一座能够安放400个骨灰盒的骨灰安放堂,该村150多名老人签名死后不再土葬,骨灰入堂,现在骨灰堂已经安放5位村民骨灰;澧县火连坡镇卫生院干部易令秋因病不幸去世,生前遗嘱丧事从简,要求遗体火化后骨灰撒入澧水中。

  “鲜花换纸钱”,文明低碳祭扫

  “爸爸,您在那边一切可好?儿子永远思念您……”这是记者近日在湖南唐人万寿园一面思念墙上看到的语句,该园在祭扫活动中引导市民,特别是党员、干部以思念墙寄托哀思、墓边插柳、放飞风筝等方式,减少烧纸花钱带来的污染,整个墓园显得更加文明低碳。

  清明节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以来,祭扫活动高度集中,烧纸化钱、燃放鞭炮甚至焚烧低俗纸扎祭品等行为,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精神污染和安全隐患。《实施意见》因此要求党员、干部祭扫过程中,主动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不得在禁火期、禁火区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积极主动宣传殡葬改革,加强对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的教育引导,提倡厚养薄葬理念,及时劝阻不良之丧行为,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倡导文明新风。

  唐白玉表示,像唐人万寿园的做法,在我省越来越普及了,湖南革命陵园、明阳山福寿苑、常德万金公墓、湘潭、衡阳、株洲等地许多陵园,清明节期间大力宣传鲜花祭扫、踏青遥祭、集体共祭、网络祭祀等现代祭扫方式,主动开展“鲜花换纸钱”、“鲜花换鞭炮”、“时空信箱”、“黄丝带”、“追思卡”等活动,教育和引导祭扫者转变祭祀方式,践行文明低碳祭扫。

  唐白玉强调,下一步,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祭扫先烈,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带领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推动殡葬活动从注重保存实物向保存人生文化转型。

  惠民殡葬政策扩大到 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

  唐白玉说,推动殡葬改革,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把殡葬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文明城市”创建等内容,加快殡葬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推动殡葬改革的服务保障能力。对现有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进行重新调整划分,适当扩大火葬区的范围,原则上县城所在地均划为火葬区;在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力争到2020年所有县(市)都建有殡仪馆、火化炉、公益性骨灰存放楼(堂、塔)或公益性墓地。进一步扩大殡葬惠民范围,增加服务项目,提高保障标准,逐步从重点救助对象扩大到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从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延伸至奖补生态安葬方式,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立基本殡葬服务保障制度。各级财政要落实免除城乡困难群众基本殡葬服务费用所需资金,省级财政对贫困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唐白玉表示,好制度要落实,关键在于加强组织领导,严肃责任追究,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丧事活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要强化殡葬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同时,大力宣传殡葬法规政策,宣传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先进典型,传播正能量。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