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谓殡葬改革?
殡葬改革是一项深刻的社会改革,白事服务 4008341834其主要内容是:
积极推行火葬,其实质是改变遗体处理、安葬的方式;
破除丧事中搞封建迷信的陋习,提倡厚养薄葬,节俭办丧事,反对大操大办,改革丧事的传统陋习。
2.殡葬管理的方针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3.殡葬改革的意义
为革除丧葬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变革;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减轻群众丧葬负担的重要途径;是避免山林火灾,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的迫切要求;是利民利国、为了未来的大事要事。
4.殡葬改革主要任务有哪些?
(1)坚持推行火葬,创新骨灰安葬方式。
(2)积极改革土葬,依法管理殡葬活动。
(3)改善殡葬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4)规范公墓管理,保护生态环境。
(5)减轻群众负担,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
(6)树立文明新风,促进殡葬事业发展。
02
殡葬管理
1.禁止在下列地区建造公墓、坟墓:
(一)耕地、林地;
(二)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
(三)水库及河流堤坝附近和水源保护区;
(四)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
前款规定区域内现有的坟墓,除受国家保护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应当限期迁移或者深埋,不留坟头。
2.在城镇举办丧事活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在户外搭灵棚,设灵堂;
(二)不得吹奏或者高声播放祭奠乐曲;
(三)不得在街道、居民住宅区等公共场所停放遗体、叫夜、抛撒纸钱。
3.从事祭祀活动,应当采取健康、文明、节俭的祭祀形式,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在公园、广场、城市道路及其两侧进行;
(二)不得毁损树木、草坪;
(三)不得破坏环境或者妨碍公共安全。
03
绿色殡葬
1.移风易俗方面有哪些要求?
倡导丧事简办。大力倡导简化治丧仪式,本着简朴庄重的原则,缩短治丧时间和缩小治丧规模,可采用发放生平、佩戴黑纱白花、播放哀乐等方式哀悼逝者。
倡导厚养薄葬。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传承优良家风,弘扬尊重生命、慎终追远等思想文化,弘扬厚养薄葬的文明理念。
倡导依法殡葬。将治理散埋乱葬、乱建坟墓纳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建立长效机制。广大群众要树立法治观念,依法处理殡葬事务。
倡导文明祭扫。积极倡导网络祭扫、献花植树、家庭追思、踏青遥祭等绿色低碳祭祀方式,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殡葬文化,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向以精神传承为主转变。
2.何谓节地生态?
节地生态安葬,就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原标题:《推进殡葬改革 共创文明新风》